發展是第一要務。堅持科學發展,要更加注重以人為本,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要把大走訪活動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找準經濟社會建設與服務群眾結合點。”省委在全省部署開展 “五級書記帶頭大走訪”,就是要進一步推動科學發展、加速崛起的偉大進程。 最廣闊的天地,在于基層;最深厚的力量,源自人民。大走訪的成功實踐帶來一個重要啟示就是:必須始終牢記人民是我們執政的根本、事業的靠山,要堅持問政于民,把基層作為破解發展難題的舞臺,向人民汲取發展智慧和力量,真心聽取發展之計,精心查找發展之困,悉心尋求發展之道,在人民的實踐沃土中增長政治智慧、提高執政本領! 虛心問計,廣納良言,多方匯集發展對策 “與工程相關的防洪設施改造吸納了群眾的寶貴建議。 ”日前,蕪湖市啟動青弋江分洪道工程建設,蕪湖市走訪辦負責人對此印象深刻。 去年,蕪湖市委主要負責同志在走訪中收到一位水利專家來信,信中建議結合青弋江分洪道建設實施聯圩并圩。市委、市政府立即組織人員實地考察并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采納了這個建議,防洪里程從350公里縮短至200公里,防洪標準卻有所提升,還新增1萬多畝耕地,置換出6800畝建設用地,80多萬群眾從中受益。 基層是最好的課堂,群眾是最好的老師。 “堅持謀劃發展思路向群眾問計,查找發展中的問題聽群眾意見,改進發展措施向群眾請教,充分發揮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才能收獲更多發展的好思路、好辦法。 ”蕪湖市走訪辦負責人表示。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針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問題,蚌埠市領導班子成員結合各自工作,確定城郊經濟發展、自主創新、“三農”工作等方面重點課題,深入調研,廣泛征求意見建議。各縣區和市直各部門積極跟進,共收集建議6875條,研究吸納4155條。淮北市認真落實重大決策征求群眾意見制度,通過挨家挨戶走訪,召開座談會、論證會等方式,充分匯集民智,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水平不斷提升,各級各部門在吸取建議基礎上修改完善規章制度268項。 “群眾的智慧是無盡的!只有甘當群眾的小學生,才能讓頭腦更清醒,讓思路更開闊。 ”不少黨員干部在走訪日記里寫道,創新在基層、經驗在基層,領導干部必須經常深入基層汲取營養和力量。 大走訪期間,省里共出臺政策文件30多件,省、市共修改完善制度規定1981項,省、市、縣共收集梳理問題8.3萬個,初步解決6.6萬個,有力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 授人以漁,善獻良策,攜手增強發展內力 “工商部門的服務指導太及時了! ”當馬鞍山市工商局黨員干部來到該市黃池食品公司,指導申報中國馳名商標時,企業負責人麻元友發自內心地感激。黃池公司是我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注冊的“金菜地”商標是省著名商標。為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力,麻元友打算申報中國馳名商標。馬鞍山市工商局走訪得知后,主動上門告知需要準備的材料和注意事項,并為企業做大做強品牌提供建議。 “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要靠眾多市場主體和社會成員的共同努力。給企業成長以正確引導,為群眾致富提供技術、渠道等方面支持,讓經濟社會發展擁有更加強大的內在動力,應當成為大走訪的重要內容。 ”馬鞍山市工商局負責人體會頗深。 發展的方向對了,路子得當,往往事半功倍。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根據走訪了解到的實際情況,潛心分析研究,為基層發展出謀劃策。宣城市委主要負責人在宣州區水陽鎮長溝村調研后,根據當地人多地少、水面資源豐富的實際,引導村民走規模經營水產養殖的路子,并提醒大家要注意保護好生態,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池州市金融辦的黨員干部在多次深入東至縣張溪鎮楊畈村調研當地煙葉種植情況后,建議對排澇工程整體布局,合理設計,并統一規劃煙葉種植面積,力爭兩年內全村達到500畝至1000畝,以達到申報立項條件,進行煙水配套項目建設,實現規模效益提升。 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鳳陽縣通過走訪深入了解農民在農業生產等方面技能短板,采取“縣直單位包大戶、農技人員聯村組”方式,組織科技人員到田間、培訓講堂進基層,圍繞小麥冬春田間管理、蔬菜高效栽培、畜牧養殖及疫病防控等,傳授農業實用技術,深受群眾好評。 “發展什么、怎么發展,有黨員干部們幫忙研究,我們的信心更足了。 ”群眾發自內心的話語,折射出對干部走訪的肯定。廣大黨員干部唯有加倍努力,方能不負所望。 精心把脈,開好良方,協力解決發展難題 望江縣是全國優質棉基地縣,棉花種植面積達30多萬畝,年產皮棉60余萬擔。去年下半年新棉上市后,由于宏觀政策趨緊,不少棉花收購加工企業面臨資金短缺的難題。 帶著問題下去,形成思路上來。望江縣信用聯社黨委書記馬金林與業務部門人員一道,到從事棉花等農產品經營、倉儲的澳寶江花工貿公司走訪,了解自身金融服務存在的不足和企業迫切需求。充分協商后,望江縣信用聯社與企業達成“多予、少取、放活、共贏”的共識,加大資金投放力度,降低貸款基準利率上浮幅度,強化資金扶持,解了企業燃眉之急。 “近年來,宏觀經濟形勢復雜嚴峻,國內經濟運行中長期矛盾和短期問題相互交織,保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難度加大。 ”省社科院有關專家表示,面對千頭萬緒的發展任務,尤其需要深入基層、深入企業,踏實走訪,潛心鉆研,找準難點所在,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打通發展“瓶頸”。 針對當前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的融資困難,蕪湖市通過成立租賃公司、風投機構、基金公司等多種形式,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2011年社會融資總量達2616億元,有效緩解了企業融資難問題。合肥市開展中小企業專題走訪活動,由各級領導幫扶包保1000家企業,組織銀企對接活動24場,總簽約金額421.6億元。池州市在全市金融機構中開展“行長進園區”活動,對接融資需求47.5億元,投放貸款8.2億元,促進了園區經濟發展。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 “解決發展難題,貴在從具體個案中發現共性,從紛繁復雜的現象中分析規律,進而把握發展脈搏,立足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提出系統的解決辦法,開出良方。 ”不少黨員干部在走訪中增強了科學發展意識,增長了科學執政本領。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