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下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宣城市宣州區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紅星禮堂隆重開幕。
凝心聚力謀發展,闊步邁向新征程。會場內,氣氛莊重、熱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會徽高懸在主席臺上方,10面鮮艷的紅旗分列兩旁。主席臺對面眺臺上懸掛的橫幅格外醒目:“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三個聚焦’,勠力同心,勇毅前行,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美好宣州而團結奮斗!”
擔任本次全體會議的執行主席是:時國金、汪海洋、汪征躍、李士慧、吳寒飛、汪海根、許亞軍。
應邀出席本次大會并在主席臺就座的有:區領導俞志剛、王宏崢、孫國梁、張旗會、朱偉、王建科、杜霖、曹俊、方強、陶鵬等;區人民法院院長,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區政協老干部代表。
大會應到委員252名,實到委員231名,符合規定人數。
大會由區政協副主席汪征躍主持。下午3時,大會在雄渾激昂的國歌聲中開幕。
區政協主席時國金代表區政協十四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向大會作了工作報告。
報告從五個方面回顧了2022年政協宣城市宣州區第十四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
一是錨定時代使命任務,始終把黨的領導作為政協工作的基本原則。自覺將黨的領導貫穿于政協工作全過程,確保各項工作始終與區委同頻共振、同向同行。深入學習中共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和二十大精神,持續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對標落實中共中央和省市區委加強政治建設的新要求,加強區政協黨組、機關黨組、機關支部建設,全力推動政協黨的建設與履職工作深度融合。
二是突出協商主責主業,始終把服務大局作為政協工作的核心任務。著眼全局,資政協商獻良策,有效破解我區經濟社會發展難題。聚焦熱點,提級協商有實效,促進提案成果有效轉化。突出重點,對口協商出實招,為相關部門改進工作提供科學有效、務實管用的參考意見。
三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把履職為民作為政協工作的根本宗旨。民主監督謀民利,助力暖民心行動“開花結果”,促進相關民生問題有效解決。拓展社情傳民聲,深入了解群眾所思所需所盼,通過撰寫高質量提案向黨委政府真實反映基層情況,客觀提出意見建議。擔當作為解民憂,按照省委“一改兩為五做到”要求,堅持一招不讓、一步不退,真心實意幫企業解難題、盡心盡力為群眾辦實事。
四是深化大團結大聯合,始終把凝聚共識作為政協工作的關鍵環節。進一步加強與各黨派團體的交流合作,使其參政有舞臺、建言有機會、協商有渠道。依托走訪看望、座談交流、外出招商等方式,進一步密切與黨外知識分子、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和宣州籍在外企業家的溝通聯絡。組建十四屆區政協文史研究員隊伍,充實政協文史工作力量,創新文史工作。充分發揮區政協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作用,不斷拓展政協宣傳工作的廣度和深度。
五是聚焦履職提質增效,始終把自身建設作為政協工作的活力源泉。推進專門協商機構建設,推動政協工作向界別延伸、向基層延伸、向群眾延伸,進一步發揮協商民主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深化模范機關建設,緊緊圍繞“三個聚焦”,嚴格落實區委區政府重點工作部署,扎實做好各項工作。
報告還提出了2023年工作思路。新的一年,區政協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大精神,緊緊圍繞中共宣州區委十四屆六次全體會議部署,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著力在建言獻策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切實擔負起把黨委決策部署落實下去,把社會各界智慧力量凝聚起來的政治責任,為開創現代化美好宣州建設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圍繞這一總體要求,區政協將著力抓好五個方面的重點工作:突出思想政治引領,以更高的站位強化黨對政協工作的全面領導;緊扣“三個聚焦”,以更強的擔當助力宣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以更實的舉措加快推進政協協商民主建設;堅持雙向發力不動搖,以更大的半徑畫好團結奮斗同心圓;主動適應時代要求,以更大的力度推動政協工作提質增效。
區政協副主席許亞軍代表區政協十四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向大會作了提案工作情況報告。報告指出,區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以來,圍繞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和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廣大委員、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政協各專門委員會,堅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認真履行職責,積極建言獻策,共提交提案163件,內容涉及我區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經審查立案110件;其中,集體提案21件,委員聯名提案16件,委員個人提案73件,共涉及33個承辦單位。截至2022年10月,所有提案均辦復。提案辦理委員滿意或基本滿意率達91%,提案在助推宣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報告還對新的一年政協提案工作提出了具體建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