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是一次高舉旗幟、凝聚力量、團結奮進的大會。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黨首要任務、頭等大事。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充分認識黨的二十大的歷史地位和重大意義,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和歷史使命感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切實做到“三個務必”的基礎上,聚焦總書記提出的“六個必須堅持”,重點做到“三個聚焦、三個強化”:
一、聚焦核心要義,強化政治站位,充分認識黨的二十大的歷史地位和重大意義
二十大報告從16個方面總結概括了十年來的偉大變革,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兩個確立”。“兩個確立”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作出的重大政治抉擇,是新時代十年最重要的政治成果,也是取得偉大變革的根本原因,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深刻認識這個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是確保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準確把握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使命任務,把黨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思想、重要觀點、重大戰略、重大舉措落到實處的基礎,更是關鍵。
準確把握精神實質,還需要深刻對標“六個必須堅持”。“六個必須堅持”是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每一條都有深厚的內涵。作為教體黨員干部,我們同樣應該充分領悟和運用這樣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來解決問題、推動工作,這才是我們黨先進理論的生命力所在。要把“六個必須堅持”對標到實際工作中去驗證和校準,把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創新、問題導向、系統觀念和胸懷天下逐項放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優化調整教育結構、深化課程教學改革和師德師風建設等各方面。堅持用聯系實際和實踐檢驗去對照總書記“必須堅持”的工作要求,推動教體事業高質量發展。
二、聚焦思想自覺、強化政治責任,科學謀劃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行動計劃
一要系統推進學習培訓。面向全體黨員開展多形式、分層次、全覆蓋的全員培訓。指導學校黨組織將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納入“三會一課”和主題黨日學習的重點內容,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堅持帶著信念學、帶著感情學、帶著使命學,做到多思多想、學深悟透,通過集體研討、專家輔導、專題黨課等方式組織黨員開展學習。
二要廣泛開展宣講巡講。組織教體系統黨員干部、優秀教師代表等成立宣講團,深入開展校園巡講、網絡巡禮。深入開展“學習二十大,教育在行動”“基層黨組織學習二十大示范微黨課”等活動。
三要有機融入教育教學。抓好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工作,把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學校工會、共青團等群團組織要發揮自身優勢,開展各具特色的學習教育活動。
四要深入開展研究闡釋。精心組織實施研究項目,形成一批有深度、有影響的研究成果,組織教體系統黨員干部對黨的二十大精神進行深入解讀,加強正面引導,回應關切。
三、聚焦改革創新,強化使命擔當,用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宣州教育高質量發展
一是堅持暖民心抓關鍵,在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上強保障
一要加快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深入實施學前教育發展提質行動計劃,大力推進3所幼兒園的建設;完成3所新建公辦園裝修及室外工程,確保2023年秋季開班招生;全力做好縣域學前教育普及普惠迎檢工作,對照系統指標,補短板強弱項,實施“一園一品”戰略。
二要持續推動城鄉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全力確保3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建成招生,全面推進濱湖學校等4所學校開工新建;推進市二小等改擴建。對有關鄉鎮中小學撤并,進一步加大資源優化整合力度。
三要切實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集中精力辦好區屬多功能、現代化中職學校1所,推進信息工程校A類評估達標工作;統籌創設以信息工程學校為核心的“一校兩區”職教模式;圍繞我區“3+2”主導產業,實施校企深度合作、產教融合,擴大頂崗實習規模,助力緩解區內企業用工難問題。
四要深入推進教育改革。全面實施德智體美勞“五大行動”,結合“雙減”政策要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課后服務質量,積極探究低年級“德智體美勞”教育評價新模式。穩妥推進普通高中“三新”(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配足配強緊缺學科教師。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不斷提升中小學智慧學校建設應用水平。
五要持續辦好民生實事。推進“安心托幼”工作,努力增加公辦學位供給,力爭全區公辦園學位占比達55%以上、開設托班園所數達10%以上。在2022年中心城區6所學校午餐服務試點基礎上,全面推廣午餐服務,做到有需要的學生全部提供。加快推進“15分鐘健身圈”建設,新建健身步道8千米、口袋體育公園1個,培訓各類體育技能人員1萬人次,舉辦各類體育賽事20余場。
二是堅持高站位抓統籌,在強化師資隊伍建設上出實招
一要統籌優化師資均衡配置。穩慎推進17個黨總支中小學校建立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計劃在2023年完成80%任務。深入實施“區管校聘”改革,依據按需設崗、競爭上崗的原則,建立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工作機制,促進教師資源均衡配置。
二要營造風清氣正的教育生態。樹立先進典型,傳遞師德師風模范的正能量,組織開展一次“最美教師”事跡演講報告會,計劃在全區教體系統表彰師德標兵20名,師德先進個人100名。聚焦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學校違規招生、違規使用教輔材料等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嚴格落實師德表現“一票否決制”。
三要加強教體系統作風建設。深入落實省委“一改兩為五做到”要求,向“虛、躲、冷、粗、假”亮劍宣戰,以“百名科長”考評工作為契機,大力倡導和自覺踐行“高效率、快節奏、勇擔當”的優良作風,狠抓工作落實。從嚴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教育引導干部、教師嚴守紀律規矩。
三是堅持強規范抓基礎,在落實教育安全穩定上善作為
一要加強和改進學校安全工作。在常態化抓好校園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嚴格落實“四早要求”,堅決守住校園疫情防線。進一步加強學校安全基礎能力建設,加強防溺水、防欺凌、校車安全、學校配餐等重點領域源頭防范和綜合治理,增強安全隱患日常排查、分析研判和科學處置能力。加強中小學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實行雙人雙鎖專人管理。通過人才招引方式,大力引進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保障。
二要扎實做好信訪維穩工作。督促各基層學校組織開展拉網式大排查,對排查出的矛盾糾紛和信訪問題,逐一登記,建立臺賬,實行領導包案,責任到人,認真解決。切實把問題妥善處理在學校、解決在基層。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