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五星鄉聚焦村干部隊伍整體優化提升,堅持精準把脈、對癥下藥、靶向發力,聚焦“選、育、管”三個環節,持續提高村干部標準化管理水平,不斷增強村干部綜合素質,著力鍛造一支信念堅定、敢于擔當、善于作為的村級干部隊伍。
落實“優中選優”,拔高標準“夯基礎”。著眼鄉村長遠發展和后繼有人根本大計,從源頭入手,不斷優化隊伍結構、強化人才支撐、實化人員儲備。一是不斷優化隊伍結構。五星鄉嚴格按照村級干部隊伍建設的整體要求,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導向,在村干部年齡、學歷、能力等結構上力求實現優化,注重從優秀高校畢業生、致富能手、外出務工經商返鄉人員、退役軍人中選拔村干部,著力解決村干部隊伍“后繼乏人、質量不高”等問題。目前,全鄉村干部大專及以上學歷約占全鄉村干部的70%,致富能手4人、優秀高校畢業生8人、退役軍人6人、鄉級下派黨支部委員1人,村干部隊伍結構更加優化。二是強化人才支撐。按照“村推薦、鄉審核”流程,將政治素質高、群眾基礎好、帶富能力強的優秀人才納入村“兩委”班子,為村干部隊伍建設持續注入“新鮮血液”。截至目前,全鄉5個村累計配備村“兩委”班子成員31人,累計有10名35歲以下青年進入村“兩委”班子。打造了一支沉得住、留得下、能管用的鄉村人才隊伍。三是實化人員儲備。加大村級后備人才選拔力度,鼓勵引導優秀人才參與招錄考試,從源頭上擴大后備干部可選范圍。構建起“選苗、育苗、用苗”培育模式,帶動更多人投身鄉村振興“主戰場”。目前,全鄉5個行政村村級后備干部均已配齊,大專及以上學歷占比90%,30歲及以下占比80%。同時,五星鄉深入實施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培育儲備行動,每個村培育1-2名成熟可用的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現已儲備7人,為下一輪村“兩委”換屆做足人員準備。
聚焦“培育鑄魂”,充電蓄能“提本領”。注重強基賦能、提質增效,堅持“缺什么補什么、干什么學什么”,切實提升村級隊伍工作本領和業務水平。一是集中培訓“添動力”。采取課堂講授和研討交流相結合的方式,整合各類教育培訓資源,定期開展集中培訓,夯實村干部政治理論基礎,確保村干部學深悟透政策法規、熟悉業務技能,全面提高綜合服務水平,破解村干部“不想干、不會干、不敢干”的問題。今年以來,五星鄉共開設7個培訓班次,集中培訓覆蓋300余人次。同時,鼓勵符合條件的村“兩委”干部參加學歷提升繼續教育。截至目前,實現學歷提升15人次。二是經驗培訓“激活力”。借鑒學習滬蘇浙等先發地區優勢經驗,大力推行“外派學習+互動講學”技能提升模式。今年五星鄉選派1名村黨組織書記赴浙江跟班學習,“走出去”參觀黨建引領農牧產業發展及基層治理示范基地,吸取新農村建設的好經驗好做法,在對比中看差距、在交流中學經驗,并統籌聯村工作機制開展鄉村“一站式”幫帶,引導村級隊伍對標先進找差距、立足自身補短板。三是實踐培訓“增實力”。抓好業務知識培訓,圍繞農村干部知識教育和農村熱點、難點問題,精選專技人才在田間地頭開辦農村實用技術人才能力提升培訓班,切實抓好村干部“帶頭致富,帶動共富”的能力建設。今年以來,五星鄉開展種養殖培訓、農技推廣等培訓10余場次,實現村干部培訓全覆蓋,帶領農民群眾參訓達200余人次。充分增強了村干部在落實工作、服務群眾等方面的硬實力。
突出“嚴管厚愛”,激勵作為“強擔當”。堅持以人為本,強化服務意識,不斷激勵村干部隊伍擔當作為,積蓄鄉村發展新動能。一是加強督查評估。五星鄉出臺村級干部管理和“一肩挑”管理“兩個辦法”,推行“全時段、全流程、全結果”監督機制,明確抓好村干部值班、請銷假、入戶走訪等制度,村干部特別是“一肩挑”人員主要時間和精力應在村工作,除按規定時間上班外要求每天至少有1名村干部在村值班,確保群眾有事隨時找得到人,出現突發情況能夠第一時間響應和處置。二是強化考核運用。采取平時考核和年終考核相結合、組織考核與民主評議相結合的辦法,定期對村“兩委”班子進行綜合分析研判,注重對村干部“德、能、勤、績、廉”的了解,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對政治堅定、德才兼備、實績突出的,實行重點跟蹤培養,在管理使用、評先評優上優先考慮,對作風不實、履職不到位、群眾反映不好的,及時批評教育、促其整改,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凝聚力。為進一步促進鄉村振興提供了不竭的動力。三是健全保障機制。嚴格落實村干部報酬正常增長、連任補貼、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和健康體檢制度,進一步激勵村干部擔當作為。同時,建立集體經濟收益增收獎勵制度,將村“兩委”工作待遇與村集體經濟收益掛鉤,切實提高村“兩委”發展集體經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解決了干與不干、干多與干少、干好與干壞一個樣的問題。確保村干部生活有保障、精神有鼓勵、政治有提升,不斷激發干事創業活力,切實增強村干部獲得感和幸福感。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