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養賢鄉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基層治理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黨建引領作為推動基層治理的動力引擎,構建以“網格”為工作基礎的治理模式,延伸服務觸角,基層治理能力不斷強化,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加強統籌協調,實現“棋盤布局”。一是高站位推動。打造黨委領導、多方協同的治理模式,將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納入基層黨建重點項目清單。二是全面式學習。充分發揮理論學習在網格管理中定標明向、凝心聚魂的作用,將《習近平關于基層治理重要論述摘編》列入各級黨組織理論學習中心組、主題黨日、“三會一課”的學習內容,推動黨員干部深刻領會理論內涵和精神實質。2024年以來全鄉開展各類學習宣講40余次。三是沉浸式開展。組織黨員干部深入村組,針對人居環境、鄉風文明等問題,研究解決舉措;推動基層黨組織書記領辦網格管理有關黨建項目,確保合力攻堅、取得實效。
聚焦精細管理,實現“一網到底”。一是科學設置劃分網格。聚焦科學合理、保障到位,聚力提升基層黨組織保障水平。根據地理位置、村民小組等因素,科學布局82個網格,配備黨員網格長82人、網格員110人,實現了網格的全覆蓋。二是職能整合“延伸觸角”。將基層黨建、文明創建、綜合治理、矛盾化解、公共服務等多項功能融入網格化管理中,健全分析研判、清單管理、信息報送等網格工作運行機制,形成了“一網多用”的格局。三是線上線下排憂解難。線上,通過鄉創新打造的“你提我辦”小程序、微信群等渠道,及時收集群眾呼聲,回應群眾關切;線下,推行網格化議事,搭建“鄉村夜話”等平臺,以開展為民辦實事等活動為契機,充分發揮網格員“熟村情、曉民意”的工作優勢,廣泛收集社情民意,幫助群眾解難題、紓民困、解民憂。2024年以來,全鄉共排查、化解矛盾糾紛191起,化解率達98%。
積極投身參與,實現“多元共治”。一是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聯系服務群眾的作用,引導基層組織圍繞基層治理需求設定黨員設崗定責和黨員積分管理制度內容,面對防汛抗洪、森林防火等大戰大考,開展黨旗飄在一線、堡壘筑在一線、黨員沖在一線“三個一線”行動,引導黨員沖在前、作表率。二是鼓勵廣大群眾齊心參與。廣泛發動黨員、轄區熱心群眾積極參與到政策宣講、安全隱患排查,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等志愿服務工作中,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通過陣地功能舉辦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20場次,黨員群眾歸屬感滿意度大幅提升。三是引導各類人才建設家鄉。積極開展“找老鄉、回故鄉、建家鄉”行動,留住一批畢業大學生到一線服務基層治理。安排網格力量結對聯系駐外流動黨組織,回引各類人才參與村組建設各類活動,群眾參與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熱情顯著提升。實施“青苗計劃”,將流動黨員、退役軍人、返鄉大學生、務工能人等納入村干部后備培養,進一步激活網格治理后備力量“一池春水”。
鼓勵榜樣帶動,提升治理效能。一是挖掘身邊榜樣典型。挖掘好宣傳好身邊典型,發揮榜樣帶動作用,今年以來,共評選身邊好人16人,優秀志愿者8人,召開先進典型分享交流活動2次,掀起學習模范、爭當先進的熱潮,帶動群眾自覺參與鄉村治理。二是組建志愿服務隊伍。組建巾幗志愿服務隊、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等特色隊伍10支,常態化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愛心助老、助企發展等領域志愿服務活動30余次,惠及村民群眾300余人。積極引導各村“五老”隊伍發揮余熱,利用自身經驗威望,經常性向群眾宣傳黨的政策,主動參與化解群眾矛盾,不斷豐富治理載體。二是落實議事監督機制。推行村黨組織領導、村委會負責、群眾廣泛參與的協商議事機制,加強和規范農村黨務、財務公開工作,動員黨員、村民代表、鄉賢等廣泛開展議事協商,激勵村民在鄉村治理中由“旁觀者”變身“參與者”。2024年以來共組織召開網格議事會、村民代表大會等協商議事會80余次,解決民生問題60余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