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口橋村所管轄的敬亭佳苑小區屬于拆遷安置小區,共有居民樓36棟,住戶1280戶。由于是安置小區,基礎設施有些老化,以前積累了諸多突出問題:一是因停車位、樓道堆放雜物、噪音等引發的問題時有發生。二是公共設施缺損、道路破損、照明設施缺失、監控癱瘓等問題并存。據統計,小區以前年均投訴件達120件。群眾有訴求,就須有所應,敬亭山街道巷口橋村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全力推進“紅領物業”特色黨建品牌的建設,物業服務公司在村黨支部領導下實現了小區治理從無序到有序的蛻變。
建強骨干隊伍,鍛造先鋒力量。村黨支部書記祖朝娟作為“紅領物業”董事長,每周深入小區現場,主持召開“板凳會”“樓棟會”,面對面聽取居民訴求。村“兩委”干部參與物業公司日常管理,制定物業服務規章制度,規范工作人員崗位職責。開展黨支部與物業“結對共建”活動,增設“黨員先鋒崗”,組建以黨員為骨干的應急服務隊。建立“黨員責任區”,將小區劃分為6個網格,由48名黨員認領包干,負責政策宣傳、民意收集、糾紛調解、衛生監督等,確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著落。定期培訓樓棟長,提升履職能力和服務品質。同時開展“優秀樓棟長”評選,拓寬參與渠道,激發樓棟長參與熱情。
夯實硬件基礎,改善人居環境。著力建設友好場景。安裝友好小區指引地圖,對小區樓棟標識牌進行更新,使其更加清晰規范,大幅提升了外賣的送單效率,顯著改善了新就業群體的工作環境,也為居民帶來便捷的外賣服務。在村委會為快遞員、網約配送員提供了休息、充電、wifi等服務。重新規劃小區停車位32個,新增監控24處,修復主干道13處和路燈11盞,解決長期懸而未決的問題6個。集中力量開展衛生死角清理、違章搭建物拆除、樓道雜物清運、綠化補種等專項行動18次。聯合消防專業人士對物業人員進行技能培訓,重點提升設施維護、消防應急處理能力。如今小區環境得到根本性改善。一是環境面貌“亮”新顏:臟亂差現象徹底消除,道路修復、燈光明亮、監控全覆蓋、停車有序、綠意盎然,小區展現新風貌。二是鄰里關系更和諧:隨著環境的改善和溝通渠道的暢通,鄰里糾紛大幅減少,互助友愛氛圍日益濃厚。反映問題的張大爺高興地說:“以前出門看到亂糟糟的就心煩,鄰里之間為點小事就吵。現在環境好了,心情也舒暢了,大家見面都笑臉相迎。”
優化服務供給,提升治理水平。“紅領物業”黨員亮身份、作承諾,擔任政策宣傳員、矛盾調解員、便民服務員,使管理服務精細化到戶到人,有效提升了響應群眾訴求和化解基層矛盾的能力,實現了“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村”。群眾訴求響應速度提高90%以上,今年以來累計解決衛生、報修等居民訴求問題300余件,常態化開展民意收集和矛盾調解70余次。“紅領物業”還定期組織小區黨員開展困難居民慰問幫扶、環境衛生整治、文明勸導、防溺水宣傳、防范電信詐騙宣傳、交通安全宣傳等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小區群眾觀看紅色影片、聽紅色故事,開展送戲進村、中秋節香薰蠟燭DIY等文化公益活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