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水東鎮黨委堅持招才引智和本土培養相結合,通過平臺建設、人才培養、作用發揮,出實招、用實勁,鼓勵支持各類人才歷練在基層、扎根在基層、逐夢在基層,著力譜好“熱土引才、沃土育才、賦能用才”三部曲,持續激發各類人才創新創造活力,打造一支多元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奏響鄉村振興“新樂章”。
譜好人才返鄉“交響曲”。建立健全在外人才溝通聯絡機制,主動聯系在外的優秀學子、企業家、黨政軍、衛生醫療、專業技術、教育等領域人才,納入鎮級人才信息庫。截至目前,共發掘本土人才108名。同時高度重視本地農村人才黨員發展,及時將政治素質高、帶動能力強的人才,吸收到黨員隊伍中,著力強化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帶動產業增收,采取“人才+基地”相結合的模式,著力構建“一村一品牌、村村有特色”的黨建引領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體系,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堅強人才支撐。目前,共發掘儲備后備干部32名。
打出人才興鄉“培育牌”。水東鎮堅持平臺先行、人崗相適,按照“因需設崗、按崗招人、雙向選擇、就近就便”的工作原則,積極協調對接、提前謀劃,依托大學生返鄉回鄉有利契機,在“實踐青春 揚帆宣城”平臺發布暑期社會實踐崗位數260個,累計可到崗近280人,實踐認可度大幅提高。積極搭建線下課堂,將教學內容與鎮情相結合,立足于水東鎮發展特色和豐富的資源條件,量身打造高質量實踐課題,深入推進鄉村振興青春建功行動。同時積極對接高校實踐團隊和個人,發揮“生源地優勢”,主動承接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師范大學等多個高等院校大學生來水東開展暑期社會實踐以及相關調研活動。近年來,共組織18名來自合肥師范學院小先生公益授課,踐行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小先生制”教學方法,受益學生達120余人次,筑牢了行知學堂特色活動陣地。
揚起人才下鄉“共建旗”。水東鎮堅持黨建引領,讓人才在基層的實踐中磨礪才干、淬煉思想、錘煉意志。以“西部計劃”為依托,吸納大學生1人加入到鎮鄉村振興工作站。據統計,近年來,水東鎮共吸納返鄉實習實踐大學生600余人,安排到各村(社區)以及鎮有關部門參與基層工作,充分發揮青年人才的生力軍作用。今年5月,西域“格桑花”在甜蜜古鎮綻放,來自西藏自治區山南市5名干部到水東鎮圍繞村集體經濟發展、旅游產業、現代化規模養殖業等方面開展為期三個月的跟崗鍛煉,加強了與西部地區的交流合作。水東鎮將持續強化黨建引領作用,不斷健全人才工作機制,加強平臺載體建設,提升人才服務水平,以高質量人才工作賦能水東高質量發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